Javassm - SpringMVC4
Interceptor拦截器
拦截器是整个SpringMVC的一个重要内容,拦截器与过滤器类似,都是用于拦截一些非法请求
但是我们之前讲解的过滤器是作用于Servlet之前,只有经过层层的过滤器才可以成功到达Servlet
而拦截器并不是在Servlet之前,它在Servlet与RequestMapping之间,相当于DispatcherServlet在将请求交给对应Controller中的方法之前进行拦截处理
它只会拦截所有Controller中定义的请求映射对应的请求(不会拦截静态资源),这里一定要区分两者的不同。

创建拦截器
HandlerInterceptor接口
创建一个拦截器我们需要实现一个HandlerInterceptor接口:
public class MainInter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{
@Override
public boolean preHandle(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, Object handler) throws Exception {
System.out.println("我是处理之前!");
return true; //只有返回true才会继续,否则直接结束
}
@Override
public void postHandle(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, Object handler,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) throws Exception {
System.out.println("我是处理之后!");
}
@Override
public void afterCompletion(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, Object handler, Exception ex) throws Exception {
//在DispatcherServlet完全处理完请求后被调用
System.out.println("我是完成之后!");
}
}
配置类注册
接着我们需要在配置类中进行注册:
@Override
public void addInterceptors(InterceptorRegistry registry) {
registry.addInterceptor(new MainInterceptor())
.addPathPatterns("/**") //添加拦截器的匹配路径,只要匹配一律拦截
.excludePathPatterns("/home"); //拦截器不进行拦截的路径
}
现在我们在浏览器中访问index页面,拦截器已经生效。
执行结果
得到整理拦截器的执行顺序:
我是处理之前!
我是处理!
我是处理之后!
我是完成之后!
也就是说,处理前和处理后,包含了真正的请求映射的处理,在整个流程结束后还执行了一次afterCompletion方法
其实整个过程与我们之前所认识的Filter类似,不过在处理前,我们只需要返回true或是false表示是否被拦截即可,而不是再去使用FilterChain进行向下传递。
返回 false 情况
那么我们就来看看,如果处理前返回false,会怎么样:
我是处理之前!
通过结果发现一旦返回false,之后的所有流程全部取消
发生异常情况
那么如果是在处理中发生异常了呢?
@RequestMapping("/index")
public String index(){
System.out.println("我是处理!");
if(true)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("");
return "index";
}
结果为:
我是处理之前!
我是处理!
我是完成之后!
我们发现如果处理过程中抛出异常,那么不会执行处理后postHandle方法
但是会执行afterCompletion方法,我们可以在此方法中获取到抛出的异常。
多级拦截器
前面介绍了仅仅只有一个拦截器的情况,我们接着来看如果存在多个拦截器会如何执行,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创建二号拦截器:
public class SubInter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{
@Override
public boolean preHandle(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, Object handler) throws Exception {
System.out.println("二号拦截器:我是处理之前!");
return true;
}
@Override
public void postHandle(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, Object handler,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) throws Exception {
System.out.println("二号拦截器:我是处理之后!");
}
@Override
public void afterCompletion(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, Object handler, Exception ex) throws Exception {
System.out.println("二号拦截器:我是完成之后!");
}
}
注册二号拦截器:
@Override
public void addInterceptors(InterceptorRegistry registry) {
//一号拦截器
registry.addInterceptor(new MainInterceptor()).addPathPatterns("/**").excludePathPatterns("/home");
//二号拦截器
registry.addInterceptor(new SubInterceptor()).addPathPatterns("/**");
}
注意拦截顺序就是注册的顺序,因此拦截器会根据注册顺序依次执行,我们可以打开浏览器运行一次:
一号拦截器:我是处理之前!
二号拦截器:我是处理之前!
我是处理!
二号拦截器:我是处理之后!
一号拦截器:我是处理之后!
二号拦截器:我是完成之后!
一号拦截器:我是完成之后!
和多级Filter相同,在处理之前,是按照顺序从前向后进行拦截的,但是处理完成之后,就按照倒序执行处理后方法
而完成后是在所有的postHandle执行之后再同样的以倒序方式执行。
那么如果这时一号拦截器在处理前就返回了false呢?
@Override
public boolean preHandle(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, Object handler) throws Exception {
System.out.println("一号拦截器:我是处理之前!");
return false;
}
得到结果如下:
一号拦截器:我是处理之前!
我们发现,与单个拦截器的情况一样,一旦拦截器返回false,那么之后无论有无拦截器,都不再继续。
order
我们可以添加 order 来规定拦截器的顺序,order越小,先拦截
@Override
public void addInterceptors(InterceptorRegistry registry) {
registry.addInterceptor(new FirstInterceptor()).addPathPatterns("/**").order(2);
//二号拦截器
registry.addInterceptor(new SecondInterceptor()).addPathPatterns("/**").order(1);
}
结果为
二号拦截器:我是处理之前!
一号拦截器:我是处理之前!
我是处理!
一号拦截器:我是处理之后!
二号拦截器:我是处理之后!
一号拦截器:我是完成之后!
二号拦截器:我是完成之后!
异常处理
当我们的请求映射方法中出现异常时,会直接展示在前端页面,这是因为SpringMVC为我们提供了默认的异常处理页面
当出现异常时,我们的请求会被直接转交给专门用于异常处理的控制器进行处理。
@ControllerAdvice,是Spring3.2提供的新注解,它是一个Controller增强器,可对controller进行增强处理。
配合
@ExceptionHandler注解,进行全局异常处理。配合
@InitBinder注解,用来设置WebDataBinder,用于自动绑定前台请求参数到Model中,全局数据预处理,多用于表单提交数据或者url传参。配合
@ModelAttribute注解,让Controller类中所有的方法都可以获取到通过@ModelAttribute注解设置的值,进行全局数据绑定。
@ControllerAdvice
作用:这是 Spring MVC 提供的“全局控制器增强”注解。
特点:
可以用来定义全局的异常处理(Exception Handling)、全局数据绑定(Data Binding)、全局数据预处理(Model Attribute)等。
一旦在类上加了 @ControllerAdvice,该类就能拦截所有带有 @Controller 或 @RestController 的控制器请求,做统一处理。
常见用法就是集中定义全局异常处理逻辑。
@ExceptionHandler(Exception.class)
作用:这是 Spring MVC 提供的异常处理注解。
特点:
标注在方法上,表示该方法用来捕获并处理指定类型的异常。
上例中 @ExceptionHandler(Exception.class) 表示 捕获所有 Exception 及其子类异常。
当控制器方法抛出异常时,会优先匹配合适的 @ExceptionHandler 方法进行处理。
方法返回值可以是一个视图名(如 "500"),也可以是一个 JSON 对象(常与 @ResponseBody 或 @RestControllerAdvice 配合使用)。
应用
我们可以自定义一个异常处理控制器,一旦出现指定异常,就会转接到此控制器执行:
@ControllerAdvice
public class ErrorController {
@ExceptionHandler(Exception.class)
public String error(Exception e, Model model){
//可以直接添加形参来获取异常
e.printStackTrace();
model.addAttribute("e", e);
return "500";
}
}
接着我们编写一个专门显示异常的页面:
<!DOCTYPE html>
<html lang="en">
<head>
<meta charset="UTF-8">
<title>Title</title>
</head>
<body>
500 - 服务器出现了一个内部错误QAQ
<div th:text="${e}"></div>
</body>
</html>
接着给一个报错:
@RequestMapping("/index")
public String index(){
System.out.println("我是处理!");
if(true)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("您的氪金力度不足,无法访问!");
return "index";
}
访问后,我们发现控制台会输出异常信息,同时页面也是我们自定义的一个页面。
